利用太陽能將CO2轉化為高附加值的化學燃料被認為是解決溫室效應和能源危機的有效途徑。鈣鈦礦納米晶因其具有可調的帶隙、低激子結合能、高消光系數(shù)等優(yōu)良的光電特性,被認為是光催化CO2轉化的理想催化劑。然而,鈣鈦礦光催化劑在實際應用中面臨著穩(wěn)定性較低和載流子復合嚴重的問題。近年來,針對上述問題,研究人員發(fā)展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改性鈣鈦礦光催化劑,但對于如何合理設計鈣鈦礦光催化劑等問題仍然缺少系統(tǒng)的研究。
課題組受ACS Energy Letters主編Prashant V. Kamat邀請為“鈣鈦礦光催化CO2還原”這一國際熱點研究領域撰寫Focus Review。該論文系統(tǒng)的總結了鈣鈦礦納米晶光催化CO2還原的進展,并提出了該類催化劑的主要設計策略和原則,對未來該領域研究的焦點問題進行了總結和展望。該項工作還為鈣鈦礦光催化劑的性能測試提供了相應的標準,為未來鈣鈦礦光催化劑的設計和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靳副教授為該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2019級本科生施央儀和2020級研究生汪雨莟為共同作者,李正全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浙師大為唯一通訊作者單位。這也是浙師大首次在該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
上述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先進催化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科研項目的支持。
聲明:化學加刊發(fā)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m.yq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