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新藥研究領域的優(yōu)秀科學家代表,多年深耕藥物化學基礎研究,在Science、Chem Rev、Angew Chem Int Ed、J Med Chem等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fā)表論文300余篇;她在重大疾病藥物研發(fā)中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在多個疾病領域發(fā)現10余個候選新藥,7個處于臨床研究,獲國內外授權專利78項,實現技術轉讓7項,為推動我國新藥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而同樣在今年,她還榮獲了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在眾多獲獎原因中,有一條特別醒目——“她帶領團隊發(fā)現了抗新冠病毒候選藥物DC402234,在美國啟動I期臨床?!痹谀壳叭蛞咔榉磸偷臅r刻,這無疑是一道希望之光?!拔覀兤鋵嵲缭谑畮啄昵熬烷_始關注抗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究了?!北鶅鋈叻且蝗罩?,柳紅說,“在2003年的SARS期間,蔣華良所長牽頭組建攻關團隊,我們是攻關團隊成員之一。也是在那時,我開始做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究。”
十幾年的研究積累,構建了針對抗冠狀病毒的化合物庫?!八赃@次新冠爆發(fā)后,我們快速根據新冠狀病毒轉錄、復制機制以及相關酶的結構特征,設計并合成了系列化合物,在蔣老師和所領導的溝通和幫助下,我們很快就把化合物送武漢病毒所測試活性,發(fā)現了臨床候選化合物,快速完成了臨床前研究,通過IND申報,目前在美國做I期臨床研究。”
在自身領域成績頗豐的背后,是柳紅一貫低調的行事風格。她很少接受采訪,平日就埋頭于新藥研發(fā)工作之中。出生在醫(yī)生世家的她,從小就看著爺爺給別人看病長大?!拔覡敔斣诋數亟o小孩子看病很有名!”在柳紅童年的記憶中,爺爺根據臨床經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用藥方案。“我當時就覺得蠻有趣的,后來讀書很喜歡化學?!备呖紩r,她就選擇報考中國藥科大學?!爱敃r是我報考的第一志愿,后來就被錄取了?!?/p>
1999年,柳紅獲得中國藥科大學藥物化學專業(yè)理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師從嵇汝運、陳凱先和蔣華良,2001年9月博士后出站留所工作至今?!白鋈?、做事、做學問,是幾位導師經常教導我的,也是我現在反復對我的學生們強調的。”柳紅感慨道,“2006年在嵇汝運先生和蔣華良老師的介紹和影響下,我加入了民盟。”
從上海市優(yōu)秀學術帶頭人到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從全國三八紅旗手到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柳紅把這些榮譽看得很淡。2011年柳紅將青年女科學家獎的10萬元的獎金,直接捐給了民盟的燭光工程?!霸趧?chuàng)新藥物研究過程中,沒有什么定律,只有經驗的總結或者典型案例,這些經驗和悟性就要靠研發(fā)人員自己研究摸索和慢慢積累?!痹谒磥恚鳛榭蒲腥藛T,特別做創(chuàng)新藥物的科研人員,就是要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鞍熏F有的實驗成果能夠順利推進,發(fā)現更多更好的藥物能在臨床應用,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聲明:化學加刊發(fā)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m.yqx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