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K-40K | 合肥市蜀山區(qū) | 經驗工作經驗不限 | 博士 | 全職
一、中心簡介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資源創(chuàng)新中心聚焦物質綠色創(chuàng)制和循環(huán)利用領域基礎研究及產業(yè)應用。目前中心職工和研究生總計70余人,包括研究員5名,項目研究員1名,副研究員2名,其中國家級重點人才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獲得者1名,優(yōu)秀青年基金(海外)入選者1名,中國科學院引才計劃入選者3名,中國科學院青促會成員1名。研究院骨干成員已承擔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安徽省重點研發(fā)計劃等項目150余項;在重要刊物上發(fā)表論文450余篇,共出版英文專著章節(jié)4篇,共授權專利60余項;兩次獲得安徽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019,2021)。
二、合作導師 趙惠軍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功能材料、催化、清潔能源、綠色化工、傳感器及水質控制與管理等領域的研究工作?,F致力于廢舊鋰電池資源化與綠氫消納技術攻關與產業(yè)化轉化。 張海民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重點人才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獲得者。研究方向包括低溫低壓熱催化合成氨催化劑與工藝,常溫常壓電催化合成高附加值化學品研究,廢舊鋰電池資源化新原理、新方法、新工藝研究。 汪國忠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圍繞納米材料與納米結構,重點發(fā)展功能納米材料合成新方法,及其在環(huán)境與能源領域的應用研究。 張云霞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廢舊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閉環(huán)回收及直接修復再生;電子垃圾中高值金屬回收。 尹華杰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優(yōu)秀青年(海外)。研究方向圍繞地球豐量物質綠色資源化領域基礎與應用研究,包括空氣源CO2捕捉及高值化利用、海水電化學綜合利用以及關鍵同位素分離富集技術,聚焦發(fā)展以電化學、電熱以及光化學為基礎的新型器件。
招聘要求
1、研究方向包括鋰離子電池、退役鋰電池循環(huán)利用、熱催化、電催化、光催化;
2、具有良好的中英文閱讀、寫作和口頭表達能力,博士期間或三年內以第一作者身份發(fā)表高質量SCI研究論文至少一篇
3、獲得化學、材料、化工、新能源專業(yè)博士學位3年以內,特別優(yōu)秀者可放寬年限限制;
4、富有責任心和團隊合作精神,具備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身心健康,符合合作導師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的其他要求。
薪酬待遇
1、工資薪酬:普通博士后年薪25萬起、英才博士后年薪30萬起、“特別研究助理項目”博士后年薪40萬起、“博新計劃”博士后年薪50萬起;
2、住房保障:提供博士后公寓,家具家電齊全;
3、職工關懷:子女可就讀合肥物質院附屬幼兒園、附屬學校(中科大附中科學島學校);每年兩次集中帶薪休假,提供年度體檢、午餐補貼和節(jié)日福利;
4、發(fā)展前景:在站期間可按程序參加職稱晉升,競聘特任副研究員崗位,推選中國科學院人才項目等,成果優(yōu)異者優(yōu)先遴選為事業(yè)編制。
schen@issp.ac.cn
| 博士后(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資源創(chuàng)新中心) | 20K-40K | 合肥市蜀山區(qū) | 工作經驗不限 | 2025-11-27 |